1:作业分析主要是提取作业中的显性信息,以此来判断学生掌握知识的状况。()
判断题
对
错
2: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功能包括()。
多项选择题
A、引导和培养、塑造个体发展
B、加速个体发展
C、具有延时价值
D、开发个体特殊才能
E、个体发展的主观能动性
3:下列做法没有违法的是()。
单项选择题
A、人民法院在开庭审理3名14至16周岁少年抢劫一案前,将开庭时间、地点、被告人姓名等进行公告并允许公民旁听
B、小学生张某因为没有按时完成作业,被任课老师罚站一节课
C、某中学高一年级2名学生因盗窃一辆摩托车而被刑事拘留,学校因此立即作出取消这2名学生学籍的处分决定
D、某校初中班主任吴老师在批改作业时,发现学生高某的作业本中夹了一封写有×××收的信件,吴老师将此信归还了高某
4:对黑猩猩做“顿悟实验”的是()。
单项选择题
A、苛勒
B、托尔曼
C、桑代克
D、巴甫洛夫
5:在教学程序中,教师安排的程序性事项就是()。
单项选择题
A、教学程序
B、教学过程
C、教学事项
D、教学方法
6:“一好百好”,“一坏百坏”,这种社会认知效应称为()。
单项选择题
A、刻板效应
B、近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首因效应
7:经典性条件反射学习理论的创立者是()
单项选择题
A、桑代克与华生
B、巴甫洛夫与华生
C、斯金纳与华生
D、华生与班杜拉
8:教师期望效应的产生,除了取决于教师自身的因素外,还与()等因素有关。
多项选择题
A、学生的自我意识
B、学生的人格特征
C、学生的认知水平
D、学生的归因风格
E、家长的教养方式
9:决定教学任务的因素主要有()。
多项选择题
A、教育目的
B、学生的年龄特征
C、学科特征
D、教师素质
E、教学的时空条件
10:__________是个人对紧张情境的最先反应。
单项选择题
A、抑郁
B、强迫
C、恐怖
D、焦虑
11:在心理测验中,智力测验属于()。
单项选择题
A、认知测验
B、能力测验
C、人格测验
D、智商测验
12: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学设计者应该综合考虑的基本要素主要有()
多项选择题
A、教学目标
B、教学内容
C、教学策略和媒体
D、教学评价
E、教学环境
13:集体教育和个体教育相结合的德育原则是下列哪位教育家的成功教育经验?()
单项选择题
A、马卡连柯
B、加里宁
C、乌申斯基
D、赞可夫
14:何种迁移理论认为迁移是具体的,而非一般的?()
单项选择题
A、形式训练说
B、共同要素说
C、经验类化说
D、关系转换说
15:“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学记》)下列对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2015年下半年)
单项选择题
A、体现主体教育思想
B、强调学生自主发展
C、鼓励学生自学成才
D、注重对学生的引导
16:桑代克的试误论提出的三条著名规律不包括()
单项选择题
A、效果律
B、实践律
C、练习律
D、准备律
17:贯彻直观性原则的要求是()。
多项选择题
A、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
B、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
C、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D、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E、重视组织各种复习
18:班级的概念基本上是随着班级授课制的提出而出现的。???()
判断题
对
错
19:《教师职业道德行为规范》提出,教师在处理与家长的关系时,要与家长沟通。关于教师与家长的沟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单项选择题
A、情节严重时,教师可以任意责备家长管教无方
B、重大处分时,教师应事先与家长做好沟通
C、在不违反法律的情况下,教师可以要求家长为其办一些私事
D、对经济贫困的学生,教师要尽可能地避免家访
20:课程目标的规定性有()。
多项选择题
A、时限性
B、具体性
C、预测性
D、实际性
E、操作性
21:放学后,教师李某让小强留校写作业,李某因临时有事,将小强反锁在办公室至深夜,李某的行为()。
单项选择题
A、合法,教师有批评教育学生的权利
B、不合法,李某侵犯了小强的人格权
C、合法,教师有监督学生完成作业的义务
D、不合法,李某侵犯了小强的人身自由权
22:教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就是要求教师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有健全的人格,做到身体力行。()
判断题
对
错
23:强迫行为指当事人反复去做他不希望执行的动作,如果不这样想,不这样做,他就会()。
单项选择题
A、什么事也做不下去
B、痛苦不安
C、感到惴惴不安
D、感到极端焦虑
24:儿童有不知足、不安全、忧虑、退缩、怀疑、不喜欢与同伴交往等特点是在()教养方式下形成的人格特点。
单项选择题
A、放纵型
B、权威型
C、民主型
D、自由型
25:教科书上的练习题多属于()
单项选择题
A、有结构问题
B、无结构的问题
C、简单问题
D、复杂问题
26:某班级有学生做好事不留名。甲、乙、丙、丁等4位老师对班上的4位学生表达了他们的看法。甲说:“这件事如果不是张三做的,肯定就是赵六做的。”乙说:“这件事如果是张三做的,那么李四或王五也会做。”丙说:“这件事如果李四不做,则王五也不做;赵六也不会是做这件事的人。”丁说:“这件事肯定是张三做的,而李四与王五都不会做。”事后得知,四位教师的看法中只有一种是对的。据此,可以推出做好事的学生是()
单项选择题
A、张三
B、李四
C、王五
D、赵六
27:教育这一社会活动所面临的问题是要解决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即促进受教育者的(),引导他以某种方式参与社会生活。
单项选择题
A、个性化
B、社会化
C、科学化
D、个性自由发展
28: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指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
单项选择题
A、保证学生身心的正常发展
B、保证学生素质的和谐发展
C、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D、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9:根据下列材料,请回答{TSE}题:小明的智力发育和学习十分正常,课间同学们都到室外活动去了,可他却一个人坐在教室里发呆。他不愿和同学们一起玩,渐渐地对周围环境没了兴趣,对周围的人和事不予理睬,大家都说他是不合群的学生。{TS}小明的这种现象,属于下列哪种心理状况?()
多项选择题
A、学生对与人交往根本不感兴趣,或因焦虑、担忧而不能与人交往
B、学生不被同伴所喜爱,与他人交往时遭到拒绝
C、家长过分保护,不让孩子与他人交往
D、学生本身患有孤独症、精神分裂症
30:思维的主要特征为()
单项选择题
A、间接性和概括性
B、分析性和概括性.
C、间接性和整合性
D、分析性和整合性
31:素质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
多项选择题
A、身体素质
B、心理素质
C、审美素质
D、全面素质
E、社会素质
32:教师职业道德范畴随着教育劳动的发展和教师职业道德的进步不断发展变化。()
判断题
对
错
33:“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句话所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单项选择题
A、说服法
B、锻炼法
C、陶冶法
D、榜样法
34:奥苏贝尔根据学习的方式,把学习的类型分为()
单项选择题
A、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
B、机械学习与有意义学习
C、认知学习、技能学习与情感学习
D、符号学习、概念学习与规则学习
35:欧洲奴隶社会中,斯巴达教育特别重视()
单项选择题
A、文化知识教育
B、艺术教育
C、读写算教育
D、军事体操教育
36:下列观点错误的是()
单项选择题
A、过多的奖励会使学生产生对奖励的依赖心理
B、不必要的奖励会削弱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
C、不恰当的惩罚会降低学生的内在惩罚机制
D、惩罚会使学生产生对抗心理,导致师生关系对立
37:杜威强调教师在教育中的中心地位,所以他的教育理论也被称为教师中心理论。()
判断题
对
错
38:转化后进生,首先要做到()。
单项选择题
A、帮助后进生树立自信心
B、帮助后进生搞好学习
C、做好家访,争取家长配合
D、帮助后进生改进缺点
39:人们在看动画片的时候,能把原本是静止的图像看成是在运动的,这是因为存在()。
单项选择题
A、幻觉
B、感觉记忆
C、静止运动
D、错觉
40:在学生管理工作中,人的因素是最为重要的因素。()
判断题
对
错
41:整个教学技能的核心是()
单项选择题
A、备课技能
B、教学反思技能
C、课堂教学技能
D、结课技能
42:下列四种发电方式中,最低碳、最环保的一种是()。
单项选择题
A、水力发电
B、火力发电
C、核燃料发电
D、风力发电
43:下列不属于学生的受教育权的是()。
单项选择题
A、受完法定教育年限权
B、学习权
C、隐私权
D、公正评价权
44:结课的基本要求是()
多项选择题
A、结课要有针对性
B、结课要有全面性和深刻性
C、结课要简洁明快
D、结课要有趣味性
45:社会环境对个体的客观要求所引起的需要与个体的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运动,是推动个体由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的()。
单项选择题
A、动力
B、动机
C、条件
D、基础
46:于老师总是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基础设计课堂提问和练习。这表明于老师()。(2015年下半年)
单项选择题
A、遵循教学规律,实现学生全面发展
B、关注学生差异,促进全体学生发展
C、注重分层教学,促进学生均衡发展
D、注重循序渐进,实现师生教学相长
47:以下属于影响迁移的客观因素的是()。
多项选择题
A、教师指导
B、学习材料特性
C、媒体
D、认知结构
E、智力
48:激励性评价的关键在于评价者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和优点。()
判断题
对
错
49: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形成于()
单项选择题
A、奴隶社会
B、封建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原始社会
50:在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内容中,以下哪项属于了解和研究学生个人的内容?()
单项选择题
A、学生的家庭类型
B、学生在家庭中的地位
C、学生干部情况
D、课外与校外活动情况
51: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单项选择题
A、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矛盾
B、教育者与德育内容方法的矛盾
C、受教育者与德育内容方法的矛盾
D、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品德水平的矛盾
52:古代社会教育的特点有()
多项选择题
A、官学和私学并行的教育体制
B、鲜明的阶级性和严格的等级性
C、教育方法崇尚书本,呆读死记
D、教育与生产劳动的分离和对立
53:专家具有哪些特征?()
多项选择题
A、专家比新手更能有效地组织信息
B、专家记忆容量较大,因而提取信息的速度更快
C、专家善于应用直接推理的方式解决问题
D、专家花更多的时间来进行问题的表征,在更深的层面上表征问题
E、专家有更强的认知与自我监控能力
54:儿童一般伦理原则开始形成,但自控差,常出现前后自我矛盾,这时期是()
单项选择题
A、童年期
B、少年期
C、青年初期
D、青年期
55: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作指导而编写《教育学》的是教育家()。
单项选择题
A、夸美纽斯
B、杜威
C、凯洛夫
D、赫尔巴特
56:学生是生活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独立个体,他们具有特定的()
单项选择题
A、自然属性
B、社会属性
C、实践属性
D、文化属性
57:“亲其师、信其道”,主要表明了()的作用。
单项选择题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动机
D、道德意志
58:罗森塔尔效应说明,能对学生产生巨大影响的是()。
单项选择题
A、教师的人格特点
B、教师的教学水平
C、教师对学生的期望
D、教师的威信
59:俗话说:“知子莫过父,知女莫如母。”这句话体现了家庭教育中()
单项选择题
A、教育者对受教育者了解和影响的深刻性
B、家庭群体中教育和生活的统一性
C、家庭群体中交往接触的密切性
D、家庭对受教育者的控制方式具有多维性
60:许多地方出现的“狼孩”事件说明()在人的身心发展中不起决定作用。
单项选择题
A、教育
B、环境
C、个体主观能动性
D、遗传素质
1:答案错误
解析
2:答案A,B,C,D
解析 主观能动性是个体发展的特殊性,不是学校教育的功能。
3:答案D
解析 对于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律不公开审理。校教职员工不得对未成年学生、儿童实施体罚或变相体罚。对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的未成年学生,在人民法院判决生效以前,不得取消其学籍。
4:答案A
解析 格式塔心理学家苛勒曾在1913~1917年间,对黑猩猩的问题解决行为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研究,从而提出了与当时盛行的桑代克的尝试一错误学习理论相对立的完形~顿悟说。在苛勒的黑猩猩问题解决的系列实验中,他把黑猩猩置于笼内,笼外放有食物,食物与笼子之间放有木棒。对于简单的问题,黑猩猩只要使用一根木棒便可获取食物,复杂的问题则需要黑猩猩将两根木棒接在一起(一根木棒可以插入另一根木棒),方能获取食物。因此,答案选A。
5:答案C
解析 根据组织教学过程的几个基本要素,教师安排的程序性事项就是教学事项。
6:答案C
解析 平时的印象影响到当前的评价属于晕轮效应。
7:答案B
解析
8:答案A,B,C,D
解析 教师期望效应的产生既取决于教师自身的因素,也取决于学生的人格特征、原有认知水平、归因风格和自我意识等众多心理因素。
9:答案A,B,C,E
解析 教师素质对教学任务的确定没有影响。
10:答案D
解析
11:答案A
解析
12:答案A,B,C,D
解析
13:答案A
解析 马卡连柯认为“教育了集体,团结了集体,加强了集体,以后,集体自身就能成为很大的教育力量了。”
14:答案B
解析 共同要素说认为迁移是非常具体的,并且是有条件的,需要有共同的要素。
15:答案C
解析 这句话的意思是要引导学生,但决不牵着学生的鼻子;要严格要求学生,但决不使学生感到压抑;要在问题开头启发学生思考,决不把最终结果端给学生。这体现的是老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学生作为主体,要主动地学习,所以体现了学生自主发展的主体教育思想。
16:答案B
解析 系统暂无解析
17:答案A,B,C
解析 略。
18:答案正确
解析 班级授课制产生于近代资本主义兴起的时代,是由于要求普及教育,扩大教育教学规模,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从而批判、否定分散的小农经济和封建隔绝状态下长期实行的个别教学组织形式的结果。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对班级授课制从理论上加以总结和论证,使它基本确定下来,以后,又经过赫尔巴特等教育家进行补充,使它进一步完善。班级授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他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变成固定的班级。因此,本题的观点是对的。(本解析由何龙提供)
19:答案B
解析 A项错误是因为教师要尊重家长,并承担起教育学生的义务,学生犯错误,教师不能一味地寻找家庭原因而责备家长管教无方。C项错误是因为教师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利用自己的职务之便牟取私利。D项错误是因为教师要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能因为学生的学习成绩或家庭经济状况等对学生区别对待。
20:答案A,B,C,E
解析 略。
21:答案D
解析 非法将学生拘禁侵犯了学生的人身自由权。
22:答案正确
解析 识记性试题,也可以根据逻辑分析判断出“教师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有健全的人格,做到身体力行”是“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解释。(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
23:答案D
解析 根据强迫行为的定义,选D。
24:答案B
解析 采用权威型教养方式的父母在子女教育中,表现的过于支配,孩子的一切都由父母来控制。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容易形成消极、被动、依赖、服从、懦弱,做事缺乏主动性的人格特征。
25:答案A
解析 目标明确,个体按一定思维方式即可获得答案的问题属于有结构的问题。
26:答案C
解析 乙和丁说的话矛盾,故~真一假。那么甲和丙都是假的,得到不是赵六做的,丙本身是一个联言判断,由于赵六不做,要是丙假,只能是前面的联言肢假,要使“这件事如果李四不做,则王五也不做”为假,故王五做。故正确答案选C项。
27:答案B
解析
28:答案C
解析 略
29:答案A
解析
30:答案A
解析
31:答案A,B,E
解析
32:答案正确
解析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教师职业道德要求也会随之发展变化,教师职业道德范畴也随着教育劳动的发展和教师职业道德的进步不断发展变化。因此,本题的观点是对的。(本解析由何龙提供)
33:答案D
解析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比喻一个人做了好事,不用张扬,人们就会记住他。只要能做到身教重于言教,为人诚恳,真挚,就会深得人心。其体现的德育方法是榜样法。
34:答案A
解析 奥苏贝尔根据学习的方式,把学习的类型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因此,本题选择A选项。
35:答案D
解析
36:答案D
解析
37:答案错误
解析 杜威强调的是儿童在教育中的地位,所以他的教育理论也被称为儿童中心论。
38:答案A
解析
39:答案B
解析 这种知觉现象被称为动景运动,它产生的原理是由于瞬时记忆(也叫感觉记忆),而不是由于错觉。
40:答案正确
解析 在人、财、物、时间、空间、信息等要素中,人是第一位的要素。(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
41:答案C
解析
42:答案D
解析 风力发电是最低碳、最环保的发电方式,它是人类实施可持续能源发展战略重要的选择,对于调整能源结构,改善能源供应安全,减少环境污染,促进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3:答案C
解析 学生所享有的受教育权主要包括受完法定教育年限权、学习权和公正评价权。隐私权是学生的人身权。
44:答案A,B,C,D
解析 结课的基本要求有结课要有针对性、结课要有全面性和深刻性、结课要简洁明快、结课要有趣味性。(资料来源《教学技能理论与实践》)(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
45:答案A
解析 社会对个体的客观需要是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的直接动力。
46:答案B
解析 于老师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练习,可以看出老师关注到学生的个体差异,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故选B。
47:答案A,B,C
解析 认知结构和智力属于个人因素,即主观因素。
48:答案正确
解析
49:答案C
解析
50:答案D
解析 在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内容中,了解和研究学生的内容主要包括:①了解和研究学生个人。包括:思想品德状况、集体观念、劳动态度、思维特点、智力水平;体质健康状况、个人卫生习惯;课外与校外活动情况;兴趣、爱好、性格等。②了解和研究学生的群体关系、包括:班级风气、舆论倾向、不同层次学生的结构、同学之间的关系、学生干部情况等。③了解和研究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包括:了解学生的家庭类型、家庭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条件、家长的职业及思想品德和文化修养、学生在家庭中的地位、家长对学生的态度等。
51:答案D
解析
52:答案A,B,C,D
解析 上面各选项是从教育体制、教育的等级性、教育方法、教育与生产劳动的关系等几个方面来论述古代社会教育的。都符合古代社会的教育特点。(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
53:答案A,B,C,D,E
解析 选项中所描述的皆为专家的特征。
54:答案B
解析
55:答案C
解析
56:答案B
解析 略。
57:答案B
解析 道德情感是伴随着道德认识而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亲其师,信其道”表明了道德情感的作用。
58:答案D
解析 罗森塔尔效应也叫教师期望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是指教师的期望或明或暗地传送给学生,会使学生按照教师所期望的方向来塑造自己的行为。
59:答案A
解析
60:答案D
解析 “狼孩”事件说明遗传素质仅仅是人的发展的物质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在人的身心发展中不起决定作用。
Copyright C 2016-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人脉人力资源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自贡人才网 鲁ICP备16006088号-16 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202004810006号
地址:中国.自贡 EMAIL:kf@zgjob.net.cn